武科大教授自研片式氧传感器打破国外垄断

发布时间:2013-10-16      新闻来源:中国焊接协会

   

    汽车排气管尾气能够达标,是因为汽车发动机上带有一个控制排气污染的氧传感器。随着汽车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原有的一代管式氧传感器,逐步被二代片式氧传感器取代。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教授谢光远与其团队自主研发的片式氧传感器,打破了当前该市场被德、日、美公司垄断的现状。

  谢光远所研发的片式氧传感器,核心部件是平板式芯片。芯片就像试纸一样,一旦检测出燃油燃烧不充分,就会通过行车电脑,反馈控制发动机,然后通过三元催化,从而把尾气污染降到最低。芯片的关键材料是一种高级耐火、耐腐蚀和氧离子导电的材料氧化锆。

  早在求学阶段,谢光远就在研究氧化锆的制备方法。直到2006年,谢光远终于试制出氧化锆的最佳制备方法。自主配料生产的氧化锆,成本比进口货低很多,这也给了谢光远研发片式氧传感器及其芯片的动力。

  克服了资金短缺的问题,2009年,谢光远的片式氧传感器研制成功,2011年获得国家专利。

  当时,国内二代片式氧传感器市场均被德国、日本和美国公司所垄断。国内虽有几十家氧传感器生产企业,但以即将淘汰的第一代产品管式氧传感器为主,且主要占据售后市场。国内试图进军片式氧传感器的企业,都仍处于研制阶段。

  全国“寻亲”路一波三折
  
  为了推广生产自己的研发成果,谢光远四处“寻亲”。他先后拜访了武汉本土几家汽车配套企业,但都无果而终。之后,谢光远把目标瞄准在江苏和广东等地的传感器生产企业。

  在寻找过程中,广东一家制鞋公司正逢转型,双方一拍即合。产品很快生产出来,主要性能达标,仅其他指标还需改善。然而,理念差异,加之后续资金投入未到位,谢光远这门“亲事”也散了。

  不久,江苏一家公司相中了谢光远的专利,投产首月,就生产了1000套。同时,十堰的芯片基地也建立起来。经过市场检验,产品越做越精良,从品相到性能,可与进口产品媲美,而供货价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

  今年2月,江苏镇江一家公司也与谢光远达成合作,实现量产。从5月份开始,片式氧传感器月产量达到1.5万套。而市场的认可,让谢光远对自己的专利产品信心更足。

  市场前景看好年销售额或达十亿
  
  为了使专利实现更大价值,目前,谢光远已开始寻觅风投公司,希望把现有合作企业做得更大。

  从谢光远精美的创投合作意向书上看到,从成本核算,到盈利模式,再到具体的资金需求量,算得一清二楚。

  以100万套/年的产能为例,芯片设备需投资350万元,组装设备投资150万元,检测设备8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总体资金需求800万-1000万元。若扩大到300万套至500万套产能,可望达到5亿-10亿元的年销售额。

  据了解,当前我国对汽车尾气排放强制执行国三排放标准,推荐国四标准,而国四标准必须配套片式氧传感器才能实现。而每辆车平均每3年就要换一次氧传感器,可见其市场前景巨大。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755-86153984 客服信箱:cl@job1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