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新宠—新能源人才紧缺!

发布时间:2010-07-31      新闻来源:汽车英才网

   

        1873年,英国人戴维森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在1900年美国制造的汽车中,电动汽车有15755辆,蒸汽机汽车1684辆,而内燃机汽车只有936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今人们似乎早已忘记了历史,电动汽车成了新生事物
    在2010年的上年中,根据汽车英才网的招聘顾问分析:新能源开放型人才将会变成整车制造企业的新宠,鉴于国家对于新能源的鼎力支持,全国的整车制造企业都开始对于新能源研究。而在现在的中国汽车人才比例分析,真正能从事新能源开放设计类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各大企业对人才的争夺之战正式打响,甚至有的企业雇佣猎头开始寻觅此类人才。
未来1-3年,新能源人才将成为香饽饽
    环境和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再生能源中心主任任东明表示,最近几年新能源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战略目标来看,我国2020年要把新能源作为补充能源,2030年变成主流能源之一。其中有三大重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都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一背景下,不少专家呼吁,我国应抓住机遇,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加快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但是,抢占未来新能源产业的制高点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即不断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和效率;二是鼓励新能源发展的系列配套措施,包括财力投入、CDM人才培养、税收政策等各个方面。可以预见未来1-3年新能源人才将成为热门抢手人才。
    记者近日在某省发改委产业处一份来自某市上报的发展规划统计表上看到,现在还准备上电池、汽车项目的企业仍为数不少,以生产助动车用蓄电池闻名的湖州,部分企业转而进军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研发出了锂离子电池等低碳能源新产品。
    根据万向集团HRD了解到而今后几年,万向每年还将招聘100多人充实到研发队伍中来 万向集团研发汽车动力电池起步很早,早在1999年一些民营企业开始造车运动时,“万向汽车电池”项目就已启动。11年下来,万向在这个领域已累计投入了3.5亿元,目前有350多人从事电池技术的研发,其中博士8人,硕士60多人,涉及20多个学科。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告诉记者,万向是目前行业内唯一承诺其研发的电池能确保3年或15万公里使用寿命的企业,也是目前全国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的生产企业。从2006年起,万向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的500多辆汽车上装备了电池动力总成系统。2009年,万向完成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目前为上汽、广汽、一汽、长安、宇通等主流车企供货。陈军表示,按照规划,公司将再投资12亿元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年产品10万台套(10亿WH)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化能力。
    汽车英才网就业分析办认为对于汽车新能源研发类人才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人类对于新能源的需求是不间断的,建议汽车行业内人才可以尝试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避免被社会所淘汰!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755-86153984 客服信箱:cl@job1001.com